目前襄陽市已有汽車80余萬輛,2014年新增汽車72715輛,增幅達14%。隨著市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車輛的保有量還會繼續增加,停車難的問題也將變得越加嚴峻,這也是市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更新觀念,把立體停車場建設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使其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建立體停車庫到底劃不劃算?業內人士算過一筆賬。以建300個停車位來比較,若建地下停車場,需占地12000平方米,建設成本2400萬元;若建立體停車庫,占地僅1800平方米左右,平均每個立體停車位的銷售價為3萬元,總投資為900萬元,不到地下停車場建設成本的四分之一。可見,在土地面積減少的矛盾越來越激化的今天,向空間要車位無疑是pj停車難題的一劑良方。
其實,建立體停車庫并不是新鮮事。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立體停車場早已相當普及,并在解決停車空間不足的“城市病”上發揮了不錯的功效。我市部分單位、企業使用立體車庫也已經有好幾年了。作為未來車庫的發展趨勢,可以“向上”、“向下”要空間的立體停車場占地少、容量大,環保節能,安全并有效防盜,可謂優勢多多,潛力巨大。我們的政府應及早介入,提前規劃,大力推動和發展城市立體停車場建設,通過出臺相應政策,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努力解決停車難題。
我們通常看到的立體車庫面積都不會太大,可停放的車輛較少,大型的停車區域的設計解決方案中用到立體車庫不多。但在國外大都市,可停放數百量車輛的大型立體車庫已比較常見。國內一線城市的停車問題比較嚴重,北京、上海等城市于近兩年已經開始規劃興建大型立體車庫解決停車難問題。2011年北京建成了當時國內大的全自動立體停車庫,可提供車位670個,停車時無需等候。2012年底烏魯木齊地下立體停車庫正式投入使用。該車庫地處沙依巴克區,東臨河灘路,總建筑面積為16379.47平方米,預計停車庫將提供701個停車泊位。
消息了解到:浙南大的鋼結構立體車庫即將完工驗收。車庫位于溫州皮革鞋料市場入口處的六層立體停車庫,預計本月底主體結構完工。建成后,它能夠停放500~700輛小汽車,目前為浙南地區大的鋼結構立體車庫。 承建方相關人士介紹,這個停車庫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主體完工后,將安裝照明、消防、防撞墻等車庫相關設備,完成調試、驗收后,即可投入使用。
大型立體車庫解決停車難問題將成趨勢。
內置式立體車庫適用于與新建筑同步規劃和建設,停車設備附在建筑物內,對區域環境規劃和建筑觀瞻沒有影響。現停車產業的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并積極拓展停車設施的輔助功能,為社區提供多種fu務。在有些停車設施的規劃建設中,以建筑機械停車設施為中心,充分慮周邊環境、地形地貌、fu務群體的多種需求,把停車設施建成區域fu務中心,開發其綜合效益。如集中建設停車、洗車、汽車美容和汽車修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