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看到的立體車庫面積都不會太大,可停放的車輛較少,大型的停車區域的設計解決方案中用到立體車庫不多。但在國外大都市,可停放數百量車輛的大型立體車庫已比較常見。國內一線城市的停車問題比較嚴重,北京、上海等城市于近兩年已經開始規劃興建大型立體車庫解決停車難問題。2011年北京建成了當時國內大的全自動立體停車庫,可提供車位670個,停車時無需等候。2012年底烏魯木齊地下立體停車庫正式投入使用。該車庫地處沙依巴克區,東臨河灘路,總建筑面積為16379.47平方米,預計停車庫將提供701個停車泊位。
消息了解到:浙南大的鋼結構立體車庫即將完工驗收。車庫位于溫州皮革鞋料市場入口處的六層立體停車庫,預計本月底主體結構完工。建成后,它能夠停放500~700輛小汽車,目前為浙南地區大的鋼結構立體車庫。 承建方相關人士介紹,這個停車庫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主體完工后,將安裝照明、消防、防撞墻等車庫相關設備,完成調試、驗收后,即可投入使用。
大型立體車庫解決停車難問題將成趨勢。
![](http://zs1.img-/pic/169044/p2/20161229093655_3046_zs.jpg)
立體車庫作為集約型停車方式,需求將獲極大釋放
我國大城市汽車保有量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為1:0.8,中小城市僅為1:0.5,發達國家平均達到1:1.3。停車缺口巨大。其中,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軌道交通外圍站點(P+R)、醫院、學校、旅游景區等特殊地區停車難問題更為嚴峻。智能立體停車庫作為一種更gao效、更集約的停車方式,成為首推解決方式,未來需求將獲得極大釋放。
![](http://zs1.img-/pic/169044/p2/20161229093653_2922_zs.jpg)
智能立體車庫是目前緩解車輛增加和土地價格相互矛盾的特殊停車設備,它不但有能節省占用土地的優勢,而且還具備投資小、回報率高的特點。為什么這樣說呢?
首先,我們從土地價格和土建成本來慮。建造平面的停車場不但需要投入不菲的設備費用,而且還需要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和維護;此外,平面停車場每個車位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積約為25-30平方米,如果停五十輛汽車的話,所占用的土地面積將要達到2畝左右,但是如果建造智能立體車庫,就能輕松實現每1平方米停一輛車;按目前土地價格來計算的話,建造200個車位規模的平面停車場需要投資上千萬,而建造200個車位規模的智能立體停車場,投資只需要幾十萬元。
其次,我們從tzhb率來看。現在對于一般生活小區的車位月租在200-300元左右,固定車位的售價在5-8萬之間;如果在一個能容納10輛車停放的平面停車場建立一個智能立體車位,采用三層的升降橫移立體車位設備,就能在平面容納10輛車的有限空間,再增加26個車位;如果按單車價格造價2.5萬元計算的話,需投資65萬元,如果按固定車位低5萬元進行出售的話,即可獲得130萬元,扣除原來的售價收入50萬元,就能再凈收入80萬元,投資的回報率就可以達到百分之二十三左右。
再加之立體車庫要比普通平面停車位有科技含量高,能方便業主的使用和管理,因此智能立體車庫是現在個人使用或者經營使用中zui佳選擇的停車設備。
![](http://zs1.img-/pic/169044/p2/20161229093653_2922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