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問題是城市發展中出現的靜態交通問題。靜態交通是相對于動態交通而存在的一種交通形態,二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對城市中的車輛來說,行駛時為動態,停放時為靜態。停車設施是城市靜態交通的主要內容。隨著城市中各種車輛的增多,對停車設施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如果兩者之間失去平衡,停車設施難以滿足車輛增長對停車空間的需求,就會出現車是停車難的問題。

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25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達10578萬輛,每年新增機動車2000多萬輛。數量如此眾多的機動車停放,對城市的交通和環境起著重大的影響。而停車難問題的出現,也給停車場建設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和廣闊的市場。數據顯示,目前合肥市路內、外公共停車泊位共計僅約2.5萬個,由此可見,合肥市停車位供需差約3.9萬個,傳統的平面停車遠遠達不到市場對車位的需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合肥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為42.9萬輛(不含摩托車)。若按公共停車泊位按機動車保有量的15%計,市區公共停車需求約為6.4萬個泊位。

2015年8月發改委等多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大力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城市停車設施,推廣采用PPP建設模式,同時將PPP模式作為停車場建設的創新投融zi模式。隨著國家層面的政策落地,地方正fu也陸續出臺了鼓勵PPP模式建設停車場的相關政策,以產業化方式推進停車場建設將有利于社會資本加入,助推立體停車庫行業加速發展。中國停車網發布的停車設備和中標信息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停車網共發布招中標項目1700條,同比增長97.7%。其中,機械式停車設備招標項目292條,機械式停車設備中標項目182條。隨著政策催化效應逐步顯現以及執行力度不斷加大,智能立體停車庫行業有望加速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