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湯的具體調制方法是
先將炒鍋置旺火上,下油(牛油或菜油等)燒熱后,加豆瓣、姜片(老姜拍破)豆豉,煸出香味并呈紅色,爾后下湯,燒沸后下料酒、醑糟汁、辣椒、花椒、鹽、冰糖等熬制,待湯汁濃厚、香氣四溢、味道麻辣回甜時,便可舀入火鍋中使用。
調制紅湯還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湯汁表面的浮沫,與油混在一起,必須撇去。其方法是:用勺背輕輕沾取,讓浮沫沾在小勺背上,然后除去,以免將油撇掉。二是要中途嘗一下味道。若咸味不夠,酌量加鹽;若麻辣味不濃,再加點豆瓣、花椒、辣椒;若發現太辣或太咸,可加冰糖或淡湯。經補充調味,使火鍋的味道更符合食者的要求。
![](http://zs1.img-/pic/189732/p2/20170615091825_9003_zs.jpg)
吃火鍋的好處
一、麻辣鮮香,營養健康
火鍋底料中的花椒、辣椒不僅能祛l風cs、暖胃驅寒、加快血液循環,促l進新陳謝,亦可防治傷風、鼻塞、頭l痛、關節風l濕疼痛,改善手腳冰涼等癥狀!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花椒堅齒、烏發、明目,久fu,好顏色,耐老、增年、健神。”而辣椒中含的維生素C,對皮膚非常有益,辣椒素還能加速脂肪分解,幫助jf!
二、消食開胃,提神解疲
在食用火鍋時,會有大量的綠色蔬菜、豆腐、雞蛋、瘦肉、魚肉、雞鴨、豬肝、茄子、黃瓜、苦瓜、冬瓜、竹筍、蒲公英……這些菜可刺激食欲、開胃、補脾胃、幫助消化。而且還給人體提供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生l物堿、甙類、苦味質,可對人體提神醒腦,xc疲勞。
![](http://zs1.img-/pic/189732/p2/20170615091827_8374_zs.jpg)
火鍋的來歷
最早的火鍋是用鼎煮的。
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說是非常大的鍋子,無論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當時,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如肉類為主,通通都丟入鼎內,然后在底部生火,讓食物煮熟,成為一大鍋的食物,當時叫做“羹”,這就是最早的火鍋了。到西周時,不但發明了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較為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銅與鐵的產生,不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時也與近的鍋子非常相近,銅制的鍋子與陶制的沙鍋,到現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而大的鼎{zh1}則延伸為權力的象征了。
火鍋的發展亦如同餐飲史的發展是漸進式的,wq是依據當時的器皿、社會的需求與原物料的發現引進,而加以變化的。三國時,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銅鼎”是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
![](http://zs1.img-/pic/189732/p2/20170615091822_9861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