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桿清洗 機械法:
機械法是將擠出機加熱到工作溫度以后,用人工或自動推出的方法,把螺桿推出來趁熱除去容易除掉的物料。
步驟1:將螺桿頭拆開,用廢棉布擦試螺桿主體,可除去大部分樹脂狀沉淀物;用黃銅刷除去樹脂的殘留物,或者用一個燃燒器等加熱螺桿,再用廢棉布或黃銅刷qc其上的沉淀物。
步驟2:用同樣方法清洗螺桿頭,止逆環、推力環和混煉環,用黃銅刷清刷。
步驟3:螺桿冷卻后,用不易燃溶液擦去所有的油跡。
注意清洗時,不要磨傷零件的表面;在安裝螺桿頭前,先在螺紋處均勻地涂上一層二硫化鉬潤滑酯或硅油,以防止螺紋咬死。
橡膠擠出機機頭與機頭模具。
機頭是擠出機的主要部件,也是制造半成品的模具。它的作用是使螺旋運動的膠料轉變為層流狀態的直線運動,同時形成必要的壓力和完成半成品的形狀的成型。
機頭材料應具有:耐磨損、耐腐蝕;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在較高的溫度下不變形;加工容易。其材料一般采用高強度的鑄鐵或鑄鋼,也可以采用碳鋼焊接。芯型、口型及芯型支座的材料,應選用中碳鋼40Cr或T8A工具鋼,表面硬度HRC42~66。
1.機頭設計的原則
機頭設計的原則bao括:
1)機頭內腔應能保證膠料的均勻流動,不準有急劇的過渡和停滯區。即,機頭內腔應是流線型,表面光滑,力求使膠料在機頭內各部分的流動阻力均衡。
2)機頭的定型部分設計與膠胚的形狀、加熱條件、螺桿形狀和擠出速度有關。定型部分過長,會增加膠料流動的阻力及機頭壓力,增長機頭尺寸;定型部分過短,則定型尺寸不準,擠出的膠胚表面不光滑。
3)圓筒形機頭的內腔,通常是圓錐形,但其入口處直徑應與機筒直徑相同。
4)機頭出膠孔的孔型要慮膠料的收縮率和擠出速度的影響。
5)機頭加熱冷卻夾套的設計應能滿足多種膠料擠出的溫度要求,并能實現迅速降溫的要求,防止膠料流動速度較低時或停車時早期硫化。
6)在保證強度的條件下,機頭的結構應盡量緊湊,裝卸方便,傳熱均勻。
2.機頭的結構
(1)筒狀機頭
清潔方法
清洗擠出機的是關閉料斗底部的下料口;根據擠出工藝不一樣(可能需要拆下模頭以減少擠出機前端壓力過高的風險),故在清洗時必須由一個人來實現:操作人員從控制面板觀察螺桿轉速跟扭矩,同時觀察擠出壓力以確保系統壓力不會過高。首先不要拆下模頭進行清洗,在擠出物從加工樹脂wq轉換成清潔樹脂時立即停機并拆下模頭,然后進以便使殘留的清潔樹脂流出。 然后降低螺桿轉速至15-25r/min,并將這一速度持續到模頭前端的熔體流停止流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