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制作取材
①播種繁殖:10~11月份剪取成熟果穗,曬干搓碎,取其種子干藏,于翌年3月播種(不需催芽處理),播種后覆蓋一層細泥士,以不見種子為度,再覆蓋稻草或茅草。2~3個周左右出苗后,應及時揭草,幼苗長出2對真葉時,進行搭棚遮蔭、間苗、除草、松土、施肥等,當年苗木可長到高40cm左右。
②分株繁殖:因紫薇根系萌蘗性強,10月份進行分株繁殖,將根部萌蘗的植株連根掘起,用利刃分割開,帶根分栽;或在靠近老樁根際,選擇帶有須根的蘗枝,用利刀砍下,栽于圃地或盆中養坯,一般2~3年可以開花。
紫薇
綠尾大蠶蛾
綠尾大蠶蛾,別名水青蛾、燕尾蛾、長尾蛾,屬鯪翅目大蠶蛾科;在我國華北、華中、華東以及西南等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危害多種果樹和園林苗木。
5.1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35~40mm,翅展122mm左右;體表具有深厚白色絨毛,翅粉綠色,前翅經前胸紫褐色,翅中央有一眼狀斑紋,后翅尾狀突起,長40mm。卵球形稍扁,長2mm,灰褐色。幼蟲可長達80mm左右,黃綠色,體節有瘤狀突起,以中、后胸4個及第8腹節背上1個特大,瘤突上有褐色、白色長毛。蛹體長45~50mm,赤褐色,額區有一塊淺色斑。繭長卵圓形,灰黃或灰褐色。
5.2發生規律-天水地區1年能發生2;通常在樹枝上作繭,幼蟲5月上、中旬孵化。幼蟲共5齡,歷期36~44天。老熟幼蟲6月上旬開始化蛹,中旬達盛期。蛹歷期15~20天。第1成蟲6月下旬至7月初羽化產卵;幼蟲7月上旬孵化,至9月底老熟幼蟲結繭化蛹。越冬蛹期6個月。
5.3危害特點-以幼蟲食葉危害,低齡幼蟲將葉片吃成缺刻或孔洞,稍大后便把全葉吃光,僅殘留葉柄或粗葉脈。
5.4防治方法-
5.4.1園藝防治-綠尾大蠶蛾越冬蛹很大,便于人工捕殺。高齡幼蟲可長達80mm,抗性強且食量驚人,化學防治比較困難,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方法。
5.4.2藥劑防治-化學防治時要注意及早發現、及早預防,盡可能保證在幼蟲3齡前就用藥;可噴施50%殺螟松乳油800倍液、或80%敵丨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晶體敵丨百蟲1000倍、或2.5%溴氰丨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紫薇
宋詩人楊萬里詩贊頌:“似癡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 明薛蕙也寫過:“紫薇花最久,爛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續放枝。” 北方人叫紫薇樹為“猴刺脫”,是說樹身太滑,猴子都爬不上去。它的可貴之處是無樹皮。物以稀為貴,世界上千樹萬木之中有幾種是無皮的?年輕的紫薇樹干,年年生表皮,年年自行脫落,表皮脫落以后,樹干顯得新鮮而光滑。老年的紫薇樹,樹身不復生表皮,筋脈挺露.瑩滑光潔。 紫薇樹長大以后,樹干外皮落下,光滑無皮。如果人們輕輕撫摸一下,立即會枝搖葉動,渾身顫抖,甚至會發出微弱的“咯咯”響動聲。這就是它“怕癢”的一種全身反應,實是令人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