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困難的是小區居民的不理解。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小區在90%以上居民簽字同意,施工人員已經進場后,依然會因為個別居民阻擾施工,讓停車場修建不了了之。
“一邊是機動車在小區內外肆意亂停,一邊是居民張貼的禁止修建停車泊位的橫幅。”呂福軍稱,“停車場在規劃方案形成之初,就已充分慮采光、尾氣污染、噪音污染、安全隱患、綠化等條件,不會影響居民生活,希望在公共利益面前,市民能形成共識。”
呂福軍是湖北輝創重工集團停車場項目負責人,去年至今,他為了立體停車場的修建,幾乎走遍了武漢大街小巷。
“最開始武漢倡議‘停車場年’時,許多小區和單位都挺有興趣的,可真正能實施下去的,卻非常少。”呂福軍說,兩年來武昌區有意向建立體停車場的點位有68個,漢陽區有30多個,這近百個點位{zh1}建成的僅5個。
呂福軍介紹,這5個全是單位自有空地上修建,也給了一定資金扶持,而對于其他有意向的小區,修建停車場的資金是一道攔路虎。
南都訊 立體停車場不僅可解決停車難問題,同時還能有效利用停車資源,對于如今越來越難停車的珠海而言,似乎是個不錯的建議。珠海兩會在即,珠海市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海民建)近日有政協委員提案,建議珠海應盡快鼓勵建設立體停車場促進交通治理。
珠海正面臨停車難問題
提案稱,珠海到去年底,汽車保有量已達近60萬輛,相當于平均每3人就擁有一部汽車。但與此同時,珠海停車難問題也越來越凸顯,而造成上述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