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米是一種營養成分均衡的食品,按正常說話法越精制的食品,營養流失就越大,但是這種特性在東北大米身上卻不存在,東北大米的加工工藝十分復雜,它只保留了米的胚芽部分,是米里面營養成分最’高的地方,里面有大量的氨基酸和多種可溶性蛋白質,與其他谷物相比,東北大米是營養價值最’高的存在。粒滿顆圓的東北大米,不僅僅因為其營養價值而備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有煮熟之后的米非常香甜可口。用“十里飄香”來形容,絕非夸夸其談。


水稻品種有秈稻和粳稻,秈稻適宜于在低緯度、低海拔濕熱地區種植,粳稻則較適于高緯度或低緯度的高海拔種植。我國長江中下游雙季稻區的晚季以及黃河以北一般種植粳稻品種,而我國南方一般種植的是秈稻品種。稻米品質一般秈稻米粘性較差,直鏈淀粉含量較高,米飯偏硬,而粳稻米粘性較好,直鏈淀粉含量較低,米飯較軟。因此,粳稻米的適口性或口感一般好于秈稻。東北大米為粳米,在口感上“有嚼勁,有一種米飯特有的芳香”。


東北大米在中國的大米市場,東北大米被看成是高品質大米的表,都說東北的大米好吃,是得益于地理位置的優勢。
東北地區水稻生長期長,一年一熟,溫光充足,晝夜溫差大,籽粒灌漿時間長而充分,再加上東北肥沃的黑土地,致使東北生產的粳米口感更佳。在水稻種植期間,我國東北地區白天溫度高,晚上溫度低,溫差大了之后,它的平均溫度能夠控制在21℃到22℃,這最易于優質水稻品種的形成,而南方地區均溫都是30℃以上,品質相對比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