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油缸活塞桿有外泄現象怎么補救?
我們在使用液壓油缸活塞桿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外泄的情況的話,那么我們應該采取哪種措施進行有效的解決呢?
一、合理的設計和選擇精密的液壓油缸活塞桿與導向套之間的間隙配合,在保證了密封圈不被擠出安全帶間隙的情況下,盡量的通過支撐環來促使二者之間的配合,還要重點的保證密封唇口的主要潤滑,主要是為了避免因為生產的摩擦而導致異常高溫的狀態出現。
二、對液壓油缸活塞桿的表面采取適當的保護促使,很多人對于液壓缸的活塞桿出現碰傷都具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各種裝載機的生產廠家都已經開始對液壓油缸活塞桿碰傷越來越重視,所以在液壓油缸活塞桿的耳環出安加保護板還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的降低液壓油缸活塞桿出現碰傷的幾率。
三、我們可以選擇內外雙唇口的防塵圈,有效的讓防塵圈起到阻止污物的作用。
四、將液壓缸和整機的噴漆防塵圈做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主要是借鑒了國外的相關知識,在防塵圈的唇口處加設一個的密封圈,不僅可以有效的保護將油漆和防塵圈,可以在整個噴漆結束之后,將的密封圈拿下來就可以了。
油缸的優缺點與加工工藝以及影響油缸的質量因素主要是什么?
油缸,或者也可以叫液壓缸,它可以長時間來支撐重物,性能安全可靠,因此應用廣泛,主要運用于電力、建筑、機械制造、礦山、鐵路橋梁、造船等行業,一般用于設備的安裝、起頂以及拆卸等作業中。
1.油缸的優缺點
(1)由于氣動系統使用壓力一般在0.2—1.0Mpa范圍之內,因此氣缸是不能做為大功率的動力元件來使用的,液壓缸可以做比較大的功率的元件來使用,或者使用油缸系統。
(2)從介質講空氣是可以用之不竭的,沒有費用和供應方面的困難,將用過的氣體直接排入大氣,處理方便,不會污染液壓油。
(3)空氣黏度小,阻力小于液壓油。
(4)因為空氣的壓縮率遠大于液壓油,所以它的工作平穩性和響應方面差好多了。
2.油缸的加工工藝
缸筒作為油缸、礦用單體支柱、液壓支架、炮管等產品的主要部件,其加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產品的壽命和可靠性。缸筒加工要求高,對同軸度、耐磨性要求嚴格。缸筒的基本特征是深孔加工,其加工一直困擾加工人員。采用滾壓加工,由于表面層留有表面殘余壓應力,有助于表面微小裂紋的封閉,阻礙侵蝕作用的擴展。從而提高表面抗腐蝕能力,并能延緩疲勞裂紋的產生或擴大,因而提高缸筒疲勞強度。通過滾壓成型,滾壓表面形成一層冷作硬化層,減少了磨削副接觸表面的彈性和塑性變形,從而提高了缸筒內壁的耐磨性,同時避免了因磨削引起。滾壓后,表面粗糙度值的減小,可提高配合性質。
油缸是工程機械主要部件,傳統的加工方法是:拉削缸體—精鏜缸體—磨削缸體。采用滾壓方法是:拉削缸體—精鏜缸體—滾壓缸體,油缸經過滾壓后,表面沒有鋒利的微小刃口,長時間的運動摩擦也不會損傷密封圈或密封件。
液壓油缸,也可以簡稱為油缸,在機械工程中,是主要的執行部件,能完成許多動作;油缸的質量,影響其主要因素是支承襯套材料,一般的,常用的材料是尼龍1010和聚甲醛,下面對這兩種材料進行詳細闡述,介紹一下它們的性能特點、應用范圍以及加工方法,具體如下。
支承襯套鑲在導向套內徑凹槽處,對活塞桿起導向及支承作用,其內徑與活塞桿外徑的佳設計間隙為0.08—0.16mm。小于0.08mm時,活塞桿運動阻力大,油缸發顫,支承襯套磨損加快,嚴重時伴有異響,失去支承作用;間隙超過0.16mm時,則易與活塞桿發生偏磨,襯套單邊受力,導致油缸泄漏,活塞桿帶油。
支承襯套外徑與油缸缸筒內徑接觸,佳設計間隙為0.1—0.19mm。小于0.1mm時,活塞桿運動阻力增大,不能保持勻速運動,油溫高時更為明顯。襯套起不到支承作用,活塞桿上的擋板或活塞外緣易劃傷缸筒內壁,嚴重時導致缸筒報廢。
所以說,裝配間隙對油缸質量至關重要。
油缸裝配應注意哪些事項
眾所周知,油缸的裝配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了油缸工作壽命的長短。那么,需要有哪些注意的呢?
各個零件須清洗干凈,表面無毛刺,避免刮傷密封圈。
裝密封圈時應注意密封圈有無損壞,唇口是否完好。
缸桶內須清洗干凈,仔細觀察有無拉傷,如有拉傷,必須修整。
安裝過程中避免有垃圾鐵屑進入缸桶,必要時戴手套安裝在活塞桿進入缸桶時,須上潤滑油,保持順滑。
![](http://zs1.img-/pic/182761/p4/20170503130540_8982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