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業已步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但是,物流業發展總體水平還不高,發展方式比較粗放。主要表現為:一是物流成本高、l效率低。2013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高達18%,高于發達國家水平1倍左右,也顯著高于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水平。二是條塊分割嚴重,阻礙物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未打破。企業自營物流比重高,物流企業規模小,先進技術難以推廣,物流標準難以統一,迂回運輸、資源浪費的問題突出。三是基礎設施相對滯后,不能滿足現物流發展的要求。現化倉儲、多式聯運轉運等設施仍顯不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物流園區體系尚未建立。順暢、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尚不健全,物流基礎設施之間不銜接、不配套問題比較突出。四是政策法規體系還不夠完善,市場秩序不夠規范。已經出臺的一些政策措施有待進一步落實,一些地方針對物流企業的亂收費、亂罰款問題突出。信用體系建設滯后,物流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
![](http://zs1.img-/pic/201624/p2/20170913154816_5062_zs.jpg)
物流管理強調運用系統方法解決問題。現物流通常被認為是由運輸、存儲、bao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諸環節構成。各環節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觀念。系統方法就是利用現管理方法和現技術,使各個環節共享總體信息,把所有環節作為一個一體化的系統來進行組織和管理,以使系統能夠在盡可能低的總成本條件下,提供有競爭優勢的客戶fu務。系統方法認為,海上貨物運輸系統的效益并不是它們各個局部環節效益的簡單相加。系統方法意味著,對于出現的某一個方面的問題,要對全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價。從這一思想出發,物流系統并不簡單地追求在各個環節上各自的最l低成本,因為物流各環節的效益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傾向,存在著交替易損的關系。比如過分強調bao裝材料的節約,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損造成運輸和裝卸費用的上升。因此,系統方法強調要進行總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應和成本權衡應用的分析,以達到總成本最l低,同時滿足既定的客戶fu務水平的目的。
![](http://zs1.img-/pic/201624/p2/20170913154814_9831_zs.jpg)
裝運危化品應有固定的車輛和專業駕駛員、押運員、裝卸工,駕駛l證、押運證、準運證等要齊全;行駛中要按照指l定的路線,不得在繁華鬧市中行駛、停靠。
要做好危化品裝運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檢測,防止損壞的車投入營運。保證車輛狀況符合安全要求,尤其是安全防護裝置必須保持良好性能,做到有遮陽、防雨、防散失設備或用具,排氣管裝有有效的隔熱和熄滅火星的裝置,電路系統應有切斷總電源和隔離電火花的裝置,車上應懸掛黃底黑字“危險品”宇樣的旗號。
![](http://zs1.img-/pic/201624/p2/20170913154820_5114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