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釀酒工業的發展,現釀酒技術也有了很大進步。尤其是在中國,酒產品的結構有了明顯的變化,已從高酒度向低酒度發展,從糧食酒向果露酒轉變;產品質量也有了明顯提高。70年末以來,中國在已往研究酒曲微生物區系、改進生產工藝及解剖酒類芳香成分等工作的基礎上,大量推廣新技術,對提高釀酒工業的技術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黃酒行業,在鞏固、提高傳統產品質量的同時,采用大罐發酵、機械運輸、冷凍降溫等措施,改變了幾千年以來采用傳統陶缸、小壇的古老制作方法,使黃酒生產不再受季節的局限。白酒行業,在探索名白酒生產規律、實現機械化生產和大容器貯存、探索人工催熟技術,以及節糧節能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現釀酒技術中蘊藏著高深的科學原理和應用技術,涉及多方面的學科,尚待進一步闡明與發掘。
白酒混濁、沉淀的原因
(1)白色沉淀
主要是因為白酒加漿調度的用水硬度過高,將鈣鎂等離子帶入酒中,致使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下降而逐漸析出,生成鈣鎂的鹽類白色沉淀。
(2)乳白色絮狀沉淀
主要出現在氣溫較低的冬季。高級脂肪酸及其霉類等大分子物質含量較高的白酒,在酒精度較低,溫度降至0℃左右時,會出現失光、混濁現象,溫度繼續下降或經一段時間存放,便產生絮狀沉淀,當氣溫回升時,此現象隨之消失。
(3)其他沉淀
當酒中溶進較多的鐵離子,儲存時二價鐵離子氧化為三價鐵離子,生成棕黃色沉淀,酒中若經常接觸銅器,會溶進銅離子而產生淺藍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