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層面相互交融、重疊和互補,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
狹義的教材就是教科書。教科書是一個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
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依據社會的需要,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進行系統的教育和訓練,開發其體力和智力的活動。
教育過程編輯
教育過程開始于出生并持續終身已被廣泛接受。有些人甚至相信教育可以開始得更早,一些父母讓子宮里的胎兒聽音樂和故事,希望對孩子發展產生影響。
'教育'一詞來源于拉丁語 educare,意思是'引出'。
教育具有多方面功能:
·保證人類延續、促進人類發展的功能;
·促進社會發展的功能
·選擇功能。
經常瀏覽科技、教育信息的網民已達832萬,而在2007年發布的報告中,這一數字僅為678萬;2007年尚未計入統計的網上教育,已占據用戶最常使用的網絡fu務的11.8%。
可以看出我國網絡教育市場呈現出良性發展的趨勢,不管是從網民接受網絡教育的意識還是對網上教育的需求都有極大的發展,這是國家眾多網絡教育機構共同努力的結果。相信隨著網絡基礎建設和現遠程教育體系的日趨成熟,我國的網絡教育必將在產業化、規模化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
書籍文字類已成為兒童讀寫能力產物、作品題材,更多的能通過動畫、動漫學習。
節奏編輯
0-3歲:培養內在秩序,培養目標以“專注”為本;
3-9歲:植入情理原則,培養目標以“興趣”為本;
9-12歲:植入邏輯思維,培養目標以“準確”為本;
12-18歲:擴充放大形式,培養目標以“領悟”為本;
18-21歲:注入創新動力,培養目標以“踐行”為本;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是適當的。我國的義務的教育學制的實際情況主要有“六三制”(即小學六年制,中學三年制)、“五四制”(即小學五年制、中學四年制)和“九年一貫制”三種學制。其中還有少數地區實行八年制的義務的教育,即小學五年制,中學三年制,但這些地區也正在抓緊實現由八年制向九年制的過渡。從我國學制狀況看來,九年制或八年制的義務的教育bao括了初等義務的教育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兩個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按規定在義務的教育學校完成了九年或八年的義務教育學習,即可達到初中畢業的文化程度。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由人提出和制定的,體現著人的主觀意志。由于人們對
教育持有不同的價值觀,因而在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等問題上便形成了不同的主張。從一般教育理論層次上來說,教育核心目標就是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使其各方面得到最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