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
今天品沃和大家一起講一講月餅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所食。
民間傳說慈禧非常喜歡吃月餅的。不過,因為“月餅”和“月病”音近,慈禧又是女人,認為不好,于是改名為“月菜糕”。中秋節在慈禧執政時期可是大日子,共有三天。八月十四是“迎月”,八月十六是“送月”,這三天都是中秋節。

月餅
圓圓的月餅深受大眾的喜愛,它的不同口味俘獲了大眾的心。滿足各個年齡段對于口味方面的要求,那在我們國家月餅被各地人民分成了各式各樣不同的樣式,下面咱家就一起看一看吧。
當前月餅忽略核心特點而按產地分的有:京式月餅、廣式月餅、滇式月餅、潮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港式月餅、徽式月餅、衢式月餅、秦式月餅、晉式月餅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從餡心講,有桂花月餅、梅干月餅、五仁、豆沙、玫瑰、蓮蓉、冰糖、白果、肉松、黑芝麻、火腿月餅、蛋黃月餅等;按餅皮分,則有漿皮、混糖皮、酥皮、奶油皮等;從造型上又有光面與花邊之分。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深受國人的喜愛,甚至還俘獲了外國友人們的心,月餅的口味多種多樣也適合各色人群和不同年齡段的人的需求。下面咱們一起看一看古時候月餅的故事吧。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特色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提到“月餅”之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