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的歷史并不算長,1959年美國英格伯格和德沃爾制造出世界上首臺工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的歷史才真正開始。
英格伯格在大學攻讀伺fu理論,這是一種研究運動機構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蹤控制信號的理論。
德沃爾曾于1946年發明了一種系統,可以“重演”所記錄的機器的運動。
1954年,德沃爾又獲得可編程機械手專利,這種機械手臂按程序進行工作,可以根據不同的工作需要編制不同的程序。
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英格伯格和德沃爾都在研究機器人,認為汽車工業最適于用機器人干活,因為是用重型機器進行工作,生產過程較為固定。
![](http://zs1.img-/pic/175602/p6/20170413100659_4300_zs.jpg)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3年,中國每年機器人進口量平均增幅達36%。未來的增長潛力十分巨大:2012年,中國制造業的機器人密度僅為23臺/萬人,韓國則為396臺/萬人。
中國當前對機器人的需求增加,主要是大型跨國制造企業、尤其是大型跨國車企推動的結果。管理咨詢公司Solidiance的研究顯示,規模為全球龍頭的中國汽車行業,約占到全國機器人總需求量的60%。
![](http://zs1.img-/pic/175602/p6/20170306165106_0474_zs.jpg)
弧焊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各類汽車零部件的焊接生產。
在該領域,國際大型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主要以向成套裝備供應商提供單元產品為主。
技術bao括:
(1)弧焊機器人系統優化集成技術;
弧焊機器人采用交流伺fu驅動技術以及高精度、高剛性的RV減速機和諧波減速器,具有良好的低速穩定性和高速動態響應,并可實現免維護功能。
(2)協調控制技術;
可控制多機器人及變位機協調運動,既能保持焊槍和工件的相對姿態以滿足焊接工藝的要求,又能避免焊槍和工件的碰撞。
(3)準確焊縫軌跡跟蹤技術:
結合激光傳感器和視覺傳感器離線工作方式的優點,采用激光傳感器實現焊接過程中的焊縫跟蹤,提升焊接機器人對復雜工件進行焊接的柔性和適應性。
![](http://zs1.img-/pic/175602/p6/20170306165106_0474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