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機器人領域發展近幾年有如下幾個趨勢:
1.工業機器人性能不斷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性、便于操作和維修),而單機價格不斷下降,平均單機價格從91年的10.3萬美元降至97年的6.5萬美元。
2.機械結構向模塊化、可重構化發展。例如關節模塊中的伺fu電機、減速機、檢測系統三位一體化;由關節模塊、連桿模塊用重組方式構造機器人整機;國外已有模塊化裝配機器人產品問市。
3.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向基于PC機的開放型控制器方向發展,便于標準化、網絡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見小巧,且采用模塊化結構;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性、易操作性和可維修性。
![](http://zs1.img-/pic/175602/p6/20170306165103_0742_zs.jpg)
4.機器人中的傳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傳統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傳感器外,裝配、焊接機器人還應用了視覺、力覺等傳感器,而遙控機器人則采用視覺、聲覺、力覺、觸覺等多傳感器的融合技術來進行環境建模及決策控制;多傳感器融合配置技術在產品化系統中已有成熟應用。
5.虛擬現實技術在機器人中的作用已從研發、預演發展到用于過程控制,如使遙控機器人操作者產生置身于遠端作業環境中的感覺來操縱機器人。
當今工業機器人技術正逐漸向著具有行走能力、具有多種感知能力、具有較強的對作業環境的自適應能力的方向發展。
當前,對全球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最有影響的國家是美國和日本。
工業機器人由主體、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
主體即機座和執行機構,bao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機器人還有行走機構。
大多數工業機器人有3~6個運動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個運動自由度;
驅動系統bao括動力裝置和傳動機構,用以使執行機構產生相應的動作;
![](http://zs1.img-/pic/175602/p6/20170306165110_0586_zs.jpg)
工業機器人綜合了機械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及人工智能等多種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典型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機器人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機器人的外形美觀、操作簡單,而且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歷史已經有 20 多年,從“七五”科技攻關開始,正式列入國家計劃,在國家的組織和支持下,通過“七五” 、“八五”科技攻關,不僅在機器人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在工業機器人整機方面,己經陸續掌握了噴漆、弧焊、點焊、裝配和搬運等不同用途、典型的工業機器人整機技術,并成功的應用于生產,掌握了相關的應用工程知識。
![](http://zs1.img-/pic/175602/p6/20170306165105_0443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