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部分;
感受部分就好比人類的五官,為機器人工作提供感覺,幫助機器人工作過程更加精準。這部分主要可以分為兩個系統:
(1)感受系統
感受系統由內部傳感器模塊和外部傳感器模塊組成,用于獲取內部和外部環境狀態中有意義的信息。智能傳感器可以提高機器人的機動性、適應性和智能化的水準。對于一些特殊的信息,傳感器的靈敏度甚至可以超越人類的感覺系統。
機器人-環境交互系統
?。?)機器人-環境交互系統是實現工業機器人與外部環境中的設備相互聯系和協調的系統。工業機器人與外部設備集成為一個功能單元,如加工制造單元、焊接單元、裝配單元等。也可以是多臺機器人、多臺機床設備或者多個零件存儲裝置集成為一個能執行復雜任務的功能單元。

應用行業:
1、汽車制造業;2、電子電氣行業;3、橡膠及塑料工業;4、鑄造行業;5、食品行業;6、化工行業;7、玻璃行業;8、家用電器行業;
9、冶金行業。
我國工業機器人起步于70年初期,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70年的萌芽期,80年的開發期和90年的適用化期。
世界上工業機器人應用掀起高潮,尤其在日本發展更為迅猛,它補充了日益短缺的勞動力。在這種背景下,我國于1972年開始研制自己的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最顯著的特點有以下幾個:
(1)可編程。生產自動化的進一步發展是柔性啟動化。工業機器人可隨其工作環境變化的需要而再編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種具有均衡且極高的效率的柔性制造過程中能發揮很好的功用。
(2)擬人化。
工業機器人還有許多類似人類的“生物傳感器”,如皮膚型接觸傳感器、力傳感器、負載傳感器、視覺傳感器、聲覺傳感器、語言功能等。傳感器提高了工業機器人對周圍環境的自適應能力。
(3)通用性。除了專門設計的專用的工業機器人外,一般工業機器人在執行不同的作業任務時具有較好的通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