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二手車行業的亂象,老張請教了自己的老同學楊總,楊總有著20多年的二手車行業經驗,并且去年表公司去察發達國家的二手車市場,對二手車行業發展模式有更深入的見解。楊總說商業模式本應相互尊重,鑒于二手車是“非標品”的屬性,無論是互聯網下的C2C平臺、B2C平臺,還是傳統的二手車市場交易,都應該強化fu務令客戶滿意,車況信息透明公開,樹立口碑的理念。
中國的二手車市場發展至今,值得肯定的是這幾年興起的二手車交易平臺,無論從廣告上還是公關上,對于二手車交易過程中,需要信息公開透明化的大力宣傳,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二手車交易數量也從2011年的600多萬輛激增到了2015年近1000萬輛。這對于中國目前的汽車保有量、交通擁堵、停車占地等社會化問題都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目前我國二手車行業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交易環節存在很多問題。{zd0}的問題就是車況與車價:車況不透明,車價無標準。車販子高賣低買,小白買家不做功課的前提下常常吃虧上當。那么,在車況良好的情況下,常見的二手車估值方法有哪些呢?到底哪種最精準,最常用?
其實,針對二手車商和車販子來說,現實中他們收車根本沒有什么所謂的“估價公式”可言。這些人wq憑借自己的經驗來定價。他們好比一條嗅覺靈敏的獵犬,每天嗅著市場新動態,且多方打探著各種新的小道消息。
如果用戶想要做到買賣車不吃虧且能夠很好的把握二手車市場行情,就必須要向車販子一樣勤奮才成。可是如果讓用戶像車販子一樣花費那么多時間去了解市場行情,我想用戶會大聲哭喊“臣妾真的做不到呀!”用戶即使有時間去逛市場也不可能wq對市場行情了如指掌,畢竟不是專注干這一行的。雖然現在市面上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估值訣竅,但二手車的保值率受市場干擾因素太嚴重,不是精于此道的朋友對價格還是拿不準的!現在小蘑菇將從業二手車行多年所總結的估值方法給大家分析一下,來看看這些估值方式。
![](http://zs1.img-/pic/166353/p2/20161130201307_4392_zs.jpg)
南半球澳大利亞二手車市場又如何?《全球華語廣播網》澳洲觀察員胡方介紹,在澳大利亞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基本檢測標準。比如悉尼所在的西南沃爾什州、西奧州、南澳州、塔斯曼尼亞州,過戶時不需要進行任何的車檢。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北嶺地則需要一個近期在政府認可的修車廠出具的車輛安全檢查,之后才能進行二手車交易過戶。這種檢查只是對車輛的基本性能的檢測,澳大利亞沒有車輛強制報廢的年限,很多開了幾十萬公里,幾十年車齡的車還在上路,這種一點毛病都沒有自然不可能,但像這種基本的買賣車輛的安全檢查,對于絕大部分的車來說都能夠輕易通過。如要買車,對于需要做車檢才能過戶的州,會相對省心一些,但交易時,不需要車檢的州,買家自然也不會什么都不過問。比如以西南沃爾什州為例,雖然并沒有強制性要求交易的時候做車檢,但對于五年以上車齡的車,新州交管局會進行強制性的年度檢查,最起碼買車時,車輛的性能有一個在一年內通過檢查保障。對于連年檢都不存在的州,比如南澳州,在買二手車時,一般買方要自己很懂車,或者專門聘用一個看車師傅,一起去看車。一些看車師傅只是客觀要買的車進行檢查,并收取勞務費,一些看車師傅會身兼二職檢查加砍價,他們總能發現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然后咬著這些缺點在原價基礎上猛砍,{zh1}獲得的降價幅度三七或者是四六和買方分成結算。
![](http://zs1.img-/pic/166353/p2/20161130201307_4392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