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產品的加工
活鵝從刺殺放血到取出內臟凈膛等一系列工藝流程,{zh1}加工成白條鵝,并得到其他副產物的過程叫屠宰加工。有手工操作和機械化操作兩種方式,其工藝流程基本相同,即:鵝的洗浴→宰殺放血→浸燙拔毛→清洗開膛→產品整理。
1、鵝的洗浴:洗浴不僅可以qc鵝體外的糞污,而且可以使鵝安靜。
2、宰殺放血:有頸部宰殺法和口腔刺殺法兩種。無論采用何種宰殺法,都要求放血充分,一般放血時間為3~5分鐘。放血時間過短,會造成放血不良,色澤較差。
3、浸燙拔毛:若要獲取優質的鵝絨和鵝毛,可采用活體拔毛或屠宰后干拔毛。屠宰加工一般采用浸燙拔毛法煺毛。
傳統的禽類屠宰加工多采用冰水 冷卻加工工藝,但存在著交叉污染的問題,而歐盟國家從八十年中期開始廣泛采用先進的風冷卻加工工藝。筆者在某肉鴨屠宰加工廠建設中,按歐盟禽類屠宰加工 生產工藝的技術要求采用國產設備設計并安裝了風冷卻及噴淋水系統,經生產實踐證明,該系統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了設計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對風冷卻間設計中的有關技術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對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希望能對今后類似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有所借鑒。
在宰殺速度不變的情況下,使浸燙時間縮短為82s。此時浸燙溫度調至58.1°C,脫毛效果良好,胸肉亦沒有燙白現象,得到用戶的肯定。脫羽機的位置應緊挨浸燙機,雞體浸燙后應立即進入脫羽機,脫羽機的上方應噴適量的熱水,以便潤滑皮指及雞體,水溫在35-40°C為佳。為了打凈雞體上的小毛和黃皮,保證足夠的脫羽時間尤為重要,通常應保證30s以上。對于中、大型肉雞屠宰廠,應配備粗脫羽機和精脫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