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圣惠方>>所設的藥酒專節多達六處。除了這些專節外,還有大量的散方見于其它章節中。唐宋時期,由于飲酒風氣濃厚,社會上酗酒者也漸多,解酒,戒酒似乎也很有必要,故在這些醫學著作中,解酒,戒酒方也應運而生。有人統計過,在上述四部書中這方面的yf多達一百多例。唐宋時期的藥酒配方中,用藥味數較多的復方藥酒所占的比重明顯提高,這是當時的顯著特點。復方的增多表明藥酒制備整體水平的提高。唐宋時期,藥酒的制法有釀造法,冷浸法,熱浸法。以前兩者為主。<<圣濟總錄>>中有多例藥酒采用隔水加熱的'煮出法'。

從釀酒、飲酒到賞酒、論酒,酒已滲透到人類的各個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酒文化。酒與醫素有不解緣,繁體“醫”字從“酉”,酉者酒也。這大概是因為先祖們無意中食用了發酵后的瓜果汁,發現了它可以治·療一些虛寒ft之類的疾病,從而讓酒與原始醫療活動結下了緣。《黃帝內經》有“湯液醪醴論篇”,專門討論用藥之道。所謂“湯液”即今之湯煎劑,而“醪醴”者即藥酒也。顯然在戰國時對藥酒的醫療作用已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

唐宋時期,藥酒補酒的釀造較為盛行。這一期間的一些醫藥巨著如<<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都收錄了大量的藥酒和補酒的配方和制法。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七設'酒醴'專節,卷十二設'風虛雜補酒,煎'專節。<<千金翼方>>卷十六設'諸酒'專節。<<外臺秘要>>卷三十一設'古今諸家酒方'專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