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廚房中,每日必不可少的程序bao括對食物的洗凈,所以每日的用水量十分大,每日排放的污水不計其數。但現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淡水資源非常短缺,如何解決用水問題是現今討論的重點。既然我們挖掘不出新的淡水來源,可否從節約用水方面去著手?我們如何重利用生活污水?如何將含碎菜葉,泥沙.氯化鈉等去渣去臭?
除去污水中的碎菜葉及泥沙,我們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得到較為純凈的水,溶解—過濾為兩步曲,然后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除去污水的臭味,經一輪處理后得到的水可以用作廁所清潔用水或澆花淋草等.在這個資源短缺的環境中,把污水回收利用可減少污水排放,減輕水源污染,節約水資源,降低生活用水成本,變廢為寶.通過廚房用品我們也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小室驗,例如制作”無殼雞蛋”.把雞蛋放在盛有醋的玻璃筒中,雞蛋會沉到筒底,其表面產生氣泡并會徐徐上升.因為雞蛋蛋殼是CaCO3,CaCO3+2HCl=CaCl2+CO2↑所以無殼雞蛋便誕生了!而且雞蛋的運用還不止這些,我們經常用石灰水保險雞蛋,因為石灰水有sj作用。
![](http://zs1.img-/pic/185729/p3/20170515171126_5701_zs.jpg)
燒煮食物時,加調味品的時間,對食物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也有關系。食物中的蛋白質本身具有膠體的性質,遇氯化鈉等強電解質,會發生凝聚作用。例如:豆漿中加入食1鹽,它就會凝聚,成為豆腐腦,在煮豆、燒肉時,如果加鹽過早,一方面湯中有了鹽分, 水分難以滲透到豆類或肉里去;另一方面食1鹽使豆或肉里蛋白質凝聚,變硬。這兩方面都使豆或肉不易煮爛,當然也不利于人體消化和吸收。1
烹煮食物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對食物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溫度升高,可以加快反應速度。例如:燉煮食物的溫度約為100度(水的沸點),炒的溫度約為200至300度(油的沸點比水高),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些,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很多。所以,把肉煮酥燜爛的時間要比炒、炸多幾倍,鍋中的溫度與拌炒也有關系。拌炒可使食品受熱均勻,但過分拌炒會使鍋中溫度降低,而且拌炒多了食物與空氣中氧氣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食物中的維生素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所以拌炒以后加鍋蓋必要的,一則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維生素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http://zs1.img-/pic/185729/p2/20170515170851_7182_zs.jpg)
香辛料原料的質量。
目前我國香辛料原料的質量在國際上處于何種水平?有沒有公認或者業內承認的一致的看法和意見,需要探討研究。眾所周知,海南的胡椒、山東的大蒜、四川及湖北的辣椒遠近聞名,但與國際同類原料相比存在何種差距?需要如何改良品種?我國生產加工企業應作哪些具體工作?可作什么工作都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加工原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今后我國香辛料調味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與影響力,這一點至關重要。比如,業界有人認為印度的胡椒最1好,也有人認為印尼的胡椒最1好,到底哪個最1好需要深入研究,標準是什么也需要研究。又如,現在綠色芥末在中國十分流行,而在歐洲黃色芥末卻占據了廣大市場。在荷蘭一家工廠聯合利華的黃色芥末年產量達到了4萬噸,原因何在?再如,我國花椒主要產區產品各有特點。山西的'大紅袍'被公認為是花椒中的上品,幾乎無籽、香氣濃郁、口感舒適、色澤艷麗,堪稱'99椒'(皮與籽的比例)。但是是否適合用于生產加工,還有待專家研究和企業家定論。還有關于罌1粟粉是否可用于調味品加工,原來甘肅蘭州有個農場生產的罌1粟籽經過滅活可以加工為調味品,是經過省市衛1生部門正式批準的,但是現在衛1生部已經明文規定禁止用其進行生產加工。
![](http://zs1.img-/pic/185729/p4/20170515171417_1999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