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系統是客車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客旅途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條件之一,也是旅客列車人性化fu務的重要方面。隨著鐵路客的發展,對給水系統的設計要求不斷提高,要求系統合理、結構可靠、集成度高、功能合理、使用維修方便。 綜觀鐵路客車的發展歷程,無論是普通客車還是高級客車,無論是長大編組客車還是動車組,其給水系統從供水的形式來分只有兩種,即車上自然壓力式供水和車下壓力式供水,其中車下壓力式供水又分為氣壓式和電泵揚程式兩種供水方式。


當列車空余的時候,韶關東站上水房的陳師傅才脫下濕浸的手套,拿起了桌上的1.5L的水杯,一口氣就把滿滿的一壺水喝完。“沒有時間休息了,馬上要準備去給下趟車上水了”。陳師傅話音剛落,電臺里又傳來了“客車K775次列車即將進站,請上水工作人員提前做好準備”的命令,陳師傅拿著他那已濕浸的手套向股道走去……“誰知車中水,滴滴皆辛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火車站給水工作人員們一切只為旅客能喝到放心、干凈的飲用水;而作為旅客,更要珍惜火車上的用水,珍惜工作人員辛苦的勞動成果。


由于高速鐵路客車車廂所有水系統連成一體,給水栓相對集中在站臺中部,上水人員在中部任意一節或幾節車廂同時不間斷上水,直到整列客車加滿水,不再需要一節車廂加滿水后再拔掉給水管給另一節車廂上水,使上水更方便,減輕了勞動強度,并克fu了車站站臺長度的限制,不會出現兩頭車廂加不上水的現象。 由于高速客車車廂編組相對固定,慮到整列客車給水裝置的合理性及降低客車造價,客車上下各自連通的兩部分水系統并不需要整列車每節車廂都用給水泵、給水管等連通。建議在列車編組時,根據車廂的多少、給水泵的流量及旅客用水量等少部分選用上下兩部分水系統是連通的車廂,而大部分選用上下兩個水系統是各自獨立的車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