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琴培訓中很多習琴者在練習滾拂的過程中都遇到過用力不均,觸弦爆音或消音的現象,滾拂中斷、首尾凸顯的情況更是常見,那么如何能彈奏出不著痕跡的滾拂呢?下面就讓和正古琴帶我們做詳細了解。

多有說法談及滾拂用力之時都會說到,需要由重及輕再由輕及重來達到音色如潮水般變化,多數情況下確實如此,但正如前文所說,古琴演奏的指法變化,始終以適合樂曲情感為原則,有時候也會需要凸顯某一聲,這時便需要做出適時的力度變化了。
而在滾拂的過程中,切忌兩指消極疲軟,特別是名指“摘”的過程中需要想象指節如釘子般剛硬不阿,同時應注意小臂和掌背保持平行,保證用力流暢。平時練習時可采用“摘二抹一”、“抹六摘七”等快速練習的方式,訓練兩者的銜接度,盡量不留痕跡。
對于參加古琴培訓的同學來說,掌握古琴在彈奏時的指法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彈奏的音準和音律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那么具體的右手彈奏指法要求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和正古琴帶我們詳細了解.

出音:挑以甲尖,得聲而手起。又要用力不覺,須堅實而不猛厲,才能得堅清之響,而虛靈無礙。
要領:“挑”是一個純甲音,甲面著弦,中鋒彈入。“挑”時須微微借助腕力。也就是說要有一個手腕微沉的動作。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 相比之下,“抹、挑”要比“勾、剔”力度稍輕些,宜輕彈,以意見緩。
伴隨著夏天的到來,那么秋天還會遠嗎?古琴培訓也需要您的細心呵護,有幾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和正古琴與您一起分享一下吧!

秋季也不要將古琴太靠近熱氣放置,也不要放在窗邊曬到太陽,不要拿到室外吹冷風;
古琴對于室內的溫度,濕度要求甚高,它的面板是一整塊木頭雕出來的,室內建議放一個加濕器,保持室內濕度。
如果攜帶古琴外出要裝進琴囊琴箱,避免磕碰。帶回來時不要急于拿出來,先放在盒中緩緩溫差,過幾個小時再拿出來。
古琴喜立不喜臥,在不彈琴的時候,應將它掛在墻上。淘寶上有專門賣的古琴專用掛鉤,非常實用。平放在琴桌上時建議用布蓋著,不沾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