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建一個常溫的倉庫,平均每噸價格約為2000元,而建一個冷庫,平均每噸比常溫倉庫多出了1000元,也就是說建一個2000噸的冷庫,至少需要耗費600萬元的成本(不bao括購買或租用土地價格)。建成后,月耗電費約為3.5萬元。
如采用冷庫寄存方式,以企業平均每月寄存500噸貨物計算,月繳納費用為4.5萬元。
“冷庫建設投入大、資金回收周期長,如大冷庫的成本回收周期需要10多年。不過,隨著冷庫建設趨于規模化,今后企業的制冷成本將越攤越薄。”張時正認為,一些小型的、產品季節性較強的食品企業自建自用型冷庫容易造成資金緊張,且利用率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將貨物寄存于周邊大型冷庫企業,更為劃算。
2、安裝注意事項
使用ABS管,UPVC在低溫容易變脆
取樣管盡可能的遠離墻壁或天花板300mm以上,以避免管路結霜。
側邊開孔,冷凝水容易在管路下緣產生,側邊開孔可以避免冷凝水結凍后堵塞取樣孔的情形
探測主機安裝在冷庫外面,排氣需連接回冷庫內部
管路在從冷庫內部出來的位置必須馬上接上加熱器,以加熱管路內部空氣,使冷庫外部的管路不會受冷庫內部冷空氣的影響而冰凍。冰凍管路可能因外界溫度較高產生大量的表面凝結,進而產生凍融循環(Freeze-Thaw Cycle),導致可能的健康及安全風險。
進入加熱器的取樣管路應保持水平或向加熱器傾斜,以避免冷凝水再流入取樣管導致結冰而堵塞取樣管。
加熱器或探測主機裝在戶外時,必須有相應的防水箱體保護。
安裝取樣管路時需慮到可能的熱脹冷縮情形,極端的情況下,冷庫在工作時溫度可能低至-35C,而在安裝取樣管路時的溫度可能是平常的室溫。
冷卻水系統由于是開式循環系統,冷卻水通過冷卻塔是充分和空氣接觸,在被冷卻的同時也將空氣的大量塵埃等雜質被引入水系統中,沉積在冷卻塔、空調機組和管道里形成淤泥,降低循環水量,影響熱交換。 系統投入使用后,因安裝是殘留在系統內的焊渣、鐵屑、泥土、油污等雜質也會聚積在系統里;焊渣、鐵屑等堅硬物質則會附著在換熱設備表面,影響換熱。 冷卻水因和空氣接觸,在冷卻塔中和管道里會滋生藻類、xj等微生物,其死后的尸體和淤泥、油污等雜物粘附在一起,附著在設備和管道上,影響循環水量及換熱,同時,微生物和沉積的產生,促使濃差腐蝕電池的形成及垢下腐蝕的產生,從而使金屬的腐蝕速度加劇。冷凍水系統也因經常采用自來水通過水箱換水補水,也會產生上述現象。 冷卻水系統水溫較高,且均采用自來水,其Ca2+、Me2+離子的濃度隨水份的蒸發而高度濃縮,從而在水管道內及換熱器上形成碳酸鹽水垢,附著在換熱設備和管道中,因水垢的導熱系數為0.464~0.697W/M.K,碳鋼的導熱系數為46.4~52.2W/M.K,只有碳鋼的1%,降低換熱設備的傳熱效果,引起運行成本增加,增加機組故障的產生。 以上現象輕者會降低空調效果,頻繁報警,電費增加;嚴重則會引起管道和換熱設備堵塞,設備部件被腐蝕穿孔,造成機組部件損傷,縮短設備壽命,為用戶引來極大的損失。因此,定期水質檢測和化學清洗維保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