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養生飯
原料:
混合養生米(大麥、小麥、楓葉米、糙米、赤小麥、紫米、黑米、紅糙米)、橄欖油、水。
做法:
1、按照米和水的比例為1:2.5放入電飯煲,加入1勺橄欖油,煮50-65分鐘,悶10分鐘即可;
2、按照米和水的比例為1:1.5將米浸泡5-6小時,或者浸過夜,放入電飯煲,加入1勺橄欖油,煮50-65分鐘,悶10分鐘即可。![](http://zs1.img-/pic/130314/xiaomai/20160413101333_4648_zs_sy.jpg)
![](http://zs1.img-/pic/130314/xiaomai/20160413101335_5552_zs_sy.jpg)
![](http://zs1.img-/pic/130314/xiaomai/20160413101337_5520_zs_sy.jpg)
小麥籽粒質地的軟、硬是評價小麥加工品質和食用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并與小麥育種和貿易價格等多方面密切相關。硬度是國內外小麥市場分類和定價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各國的育種家重要的育種目標之一。
![](http://zs1.img-/pic/130314/xiaomai/20160413101335_5552_zs_sy.jpg)
![](http://zs1.img-/pic/130314/xiaomai/20160413101333_4648_zs_sy.jpg)
![](http://zs1.img-/pic/130314/xiaomai/20160413101330_5788_zs_sy.jpg)
越冬部位及形態從田間挖回的樣本室內盆栽驗證:①病葉中部及葉尖上的夏孢子死亡較早,不能越冬,而像“耳屎”樣“夏孢子”堆集在麥苗心葉基部分蘗處,引起主莖第3葉、第4葉和一級分蘗第1葉感病;②“小病斑”病葉和“半干半綠”的病葉能產生新的夏孢子,干枯30d的病葉,保濕培養后能產生新的夏孢子,而40d后的干病葉則出現“皰狀”條斑,但孢子堆不破裂;③從“冬至”到“立春”60多d夏孢子顏色成鐵銹色,則以潛育菌絲[2,6,7]越冬,其它時間以桔黃色的夏孢子形態存在,但因年份和地理環境條件而異。
![](http://zs1.img-/pic/130314/xiaomai/20160413101352_4501_zs_sy.jpg)
![](http://zs1.img-/pic/130314/xiaomai/20160413101354_4937_zs_s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