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認證質量目標的更改;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可考慮對質量目標進行相應的更改或重新制定新的質量目標。質量目標的統計結果連續半年均超出了目標值0.5個百分點以上;因企業發展需要或結構調整,需對質量目標作相應調整或重新制定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管理評審認定為質量目標不適宜或需要作相應更改。ISO更改或重新制定的質量目標,應符合質量目標的制訂原則規定,并按質量目標的修改規定要求進行重新發布。

新的ISO9001認證質量目標發布后,管理者代表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宣傳和貫徹,確保各級人員均能正確理解新質量目標的各項內容和要求。從ISO9000認證體系的總體出發,系統地設計記錄的種類和格式;使其貫穿于企業產品形成的全過程,能完整地反映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狀態和產品質量情況,ISO9000認證記錄及其控制方法應滿足有關法規、標準的要求。嚴格按規定的方法和程序開展進出口業務、測量和記錄數據或結果,保證記錄的真實性和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ISO9000認證記錄應字跡清晰、書寫工整,內容完整;執行填寫的有關規定;;應填的欄目不得隨意空缺。記錄的標識收集、歸檔和貯存應當具有可檢索性,做到易于查找,一旦發生質量問題,能通過記錄;查明情況,找出原因,采取ISO糾正或預防措施。提供適宜的貯存環境。防止ISO9000認證記錄變質、損壞或丟失,并規定各類記錄的保存期限。
組織要導入ISO9000認證體系(即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應先聘請咨詢師進行現場考察填寫調查表,初步向公司提出有關認證標準及可刪減的內容并確定申請認證的范圍。然后:
1、確定公司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幫助公司在現有的設置基礎上,按ISO9001標準要求編制職能分配表并落實相應的職責、權限。
2、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協助管理者選定管理者代表(以下簡稱管代)由管理者任命并明確其職責、權限。
3、由管代列出貫標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和ISO9000認證文件編寫小組名單,經管理者批準后,由咨詢師和貫標領導小組共同協商并經管理者確認貫標計劃實施細則。
我國于1988年等效采用ISO9000標準,1992年將等效采用改為等同采用,1994年等同采用ISO9000族標準版本,至1999年底已有15000多家企業通過了認證。
2000版ISO 9000族標準包括以下一組密切相關的質量管理體系核心標準: (1)ISO 9000《質量管理體系結構 基礎和術語》,表述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知識,并規定質量管理體系術語。 (2)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規定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用于證實組織具有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規要求的產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于顧客滿意。 (3)ISO9004《質量管理體系 業績改進指南》,提供考慮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兩方面的指南。該標準的目的是促進組織業績改進和使顧客及其他相關方滿意。我國家具行業ISO9000族標準的應用起步較晚,1995年北京XX公司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為國有家具企業首例,至1999年底,已有近百家家具生產企業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和(或)產品認證。ISO9000系列標準的發展簡介相關信息 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是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以ISO9000系列質量體系標準為依據進行的第三方認證活動,以權力和威信保證公開、公正、公平及相互間的充分信任。其系列標準發展歷程如下: 1980年,質量一詞被定義為企業動作及績效中所展現的組織能力。導致一些行業標準與國家標準的產生,而由于跨國貿易的逐漸形成,跨行業、跨國度的新標準也呼之欲出。 1987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TC176技術聯系53個國家,致力于ISO9000系列標準的發展。頒布ISO9000系列質量保證體系標準。 1996年,我國政府部門如:電子部、石油部、建設部等逐步將通過ISO9000認證作為政府采購的條件之一,從而推動了我國ISO9000認證事業迅速發展。 200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修改發布ISO9000系列-2000系列標準,更適應新時期各行業質量管理的需求。 實施ISO9000標準的意義 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增強客戶信心,擴大市場份額 質量代表了一個企業的生產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 產品質量的提高意味著經濟效益的提高。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正經歷著由數量型增長向效益型增長的轉變。市場競爭也由價格競爭為主轉向質量競爭為主。因此,要想使您的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靠強化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 ISO9000族標準的核心是建立文件化質量體系。規定了必須的質量要素內容及實施程序。要求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驗證人員都必須按文件執行并加以記錄。標準的實施保證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與世界等同。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增加了測量用計算機軟件使用的要求(如公司的軟件測試站使用的軟件適宜性的驗證及配置的管理)。 監控顧客的感受可能包括從如下的來源輸入,如顧客滿意度調查、已提交產品質量信息、用戶意見調查,失去業務的分析、表揚、保證聲明、銷售報告等。 內部審核:增加了審核記錄的保存范圍(如內審計劃、簽到表、內審報告、查檢表、不符合報告等記錄)。 過程的監視和測量:1.刪掉了{zh1}一句話,即,以確保產品的符合性2.注解中增加了采用過程控制方法時需考慮的要點,此注釋希望組織確定過程監視測量方法時需要考慮到應用的價值。(即范圍加大包括:質量體系所有過程)。 不合格品的控制:未滿足顧客要求的不合格品,只有得到客戶同意放行的條件才能放行,組織內部在未得到客戶同意時不能放行,如放行是不符合標準要求的,要開立主要不符合項。 編輯本段質量管理體系導入。iso9000:2008八項質量管理原則 ISO9000:2008八項質量管理原則是ISO/TC176在總結質量管理實踐經驗,并吸納了國際上最受尊敬的一批質量管理專家的意見,用高度概括、易于理解的語言所表達的質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規律,成為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組織依賴于顧客,因此組織應該理解顧客當前的和未來的需求,從而滿足顧客要求并超越其期望。《①客戶永遠是對的;②如果客戶不對,則執行①》。 2. 領導作用 將本組織的宗旨、方向、和內部環境統一起來,并創造使員工能夠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環境。80%質量問題與管理有關,20%與員工有關。 3. 全員參與 各級員工是組織的生存和發展之本,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其才能給組織帶來效益。崗位職責包括了全員(從總經理到基層員工)。 4. 過程方法 將相關的資源和活動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取得預期結果。 流程圖方法。 5. 管理的系統方法針對設定的目標,識別、理解并管理一個由相互關聯的過程所組成的體系,有助于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使顧客需要把自己的安全、健康、日常生活置于“質量大堤的保護之下”;企業為了避免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巨額賠款,要建立質量保證體系來提高信譽和市場競爭力;世界貿易的發展迅速,不同國家、企業之間在技術合作、經驗交流和貿易往來上要求有共同的語言、統一的認識和共同遵守的規范。
現代企業內部協作的規模日益龐大,使程序化管理成為生產力發展本身的要求。這些原因共同使ISO9000標準的產生成為必然。ISO9001認證獲準的標識是注冊和發給證書。按規定程序申請認證的質量體系,當評定結果判為合格后,由認證機構對認證企業給予注冊和發給證書,列入質量體系認證名錄,并公開發布。獲準認證的企業,可在宣傳品、展銷會和其它促銷活動中使用注冊標志,但不得將該標志直接用于產品或其包裝上,以免與產品認證相混淆。注冊標志受法律保護,不得冒用。